这些吸引作用极为类似于斯奈尔(Snell)发现的光的反射和折射角有给定正割比,因而也像笛卡儿所证明的那样有给定正弦比。因为木星卫星的现象已经表明,许多天文学家已经证实,光是连续传播的,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七八分钟。而且,空气中的光束(最近格里马尔迪〔Grimaldi〕发现,我本人也试验过,光通过小孔射入暗室)经过物体的棱边时,不论物体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(如金、银或铜币的圆形成方形边缘,或刀、石块、玻璃的边缘)都像受到它们的吸引一样而围绕物体弯曲或屈折;最靠近物体的光弯曲得最厉害,如像受到最强烈的吸引一样;我也十分仔细地观察了这一现象。距离物体较远的光束弯曲较小;反而远的光束则向相反方向弯曲,形成三个彩色条纹。图中s表示刀口,或任意一种楔形AsB;gowog,fnunf,emtme,dlsld是沿着弧owo,nun,mtm,lsl向刀口弯曲的光束;弯曲的大小程度随到刀口的距离而定。由于光束的这种弯曲发生在刀口以外的空气中,因而落在刀口上的光束必定在接触刀口之前已首先弯曲。落在玻璃上的光束情形也相同。所以,折射不是发生在入射点,而是由光束逐渐的、连续的弯曲造成的;折射部分发生于光束接触玻璃前的空气中,部分发生于(如果我没有想错)入射以后的玻璃中;如图中所示,光束ckzc,biyb,ahxa落在r,q,p,弯曲发生在k和z,i和y,h和x之间。所以,因为光线的传播与物体的运动相类似,我认为把下述命题付诸光学应用是不会有错的,在此,完全不考虑光线的本质,或探究它们究竟是不是物体;只是假定物体的路径极其相似于光线的路径而已。

